超级富豪变成“疯狂赌徒”,一次输7亿美金,现如今杳无音讯
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,请点击上方的“关注”。欢迎您点赞评论转发,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。
在2017年,金立创始人刘立荣离开中国大陆,来到太平洋的塞班岛,进行了一场豪赌。
刘立荣虽然身着西装革履,却面露癫狂之色,喊道:“来,再来。我不相信我的运气会这么差。”
金立集团的一些高层来到后,见到刘立荣,急忙跑上去拉住他,说道:“别再赌了,金立那边很多人都在等你,快收手回来吧。”
刘立荣没想到他们会追到塞班岛来,说道:“别说了,最后一把,无论输赢我都回去。”
金立集团的人以为他要收手了,谁曾想他一下子把最后的筹码全赌了进去。
那么如此有能力的公司董事长,怎么会在赌场里迷失了自己呢?
赌博赚钱 争取希望
展开剩余94%2017年,在刘立荣一系列的操作手段下,金立的资金却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。
这危急存亡之时,总负责人刘立荣急需一大笔钱来回转公司经济运营。
在他的心中是不想放弃金立集团的,金立集团是他大半辈子的心血,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结晶。
同年年底,刘立荣离开并带走了公司的紧急资金,这下子让整个董事会成员都坐不住了,立马私下叫人开始寻找刘立荣。
由于不能让外界人员介入,这找人的难度就大大提升了。
刘立荣其实很喜欢博弈,自己以前就经常参加商界围棋比赛,围棋是自己生平三大爱好之一。
由于国内对赌博查得很严,他只好前往了塞班岛,可他未曾想到这是一条不归路。
在塞班的赌场上,一开始来到这儿的刘立荣受人尊敬,加上自己手气不错,时常赚些,但这些哪够公司的运转呢。
看着手机上公司高管发来的短信,还有家里人对自己担忧的短信,刘立荣眼中流下了眼泪,但自负的性格让他不愿空手而归,他不想输,更不想接受失败。
刘立荣开始赌得越来越大,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。
可是刘立荣也只是个擅长博弈的普通人,哪有不输的道理呢?
他下注的越多,输的就越多,内心的疯狂到越来越不可控制的地步了。
这次来到塞班岛,刘立荣一口气输掉了20亿元人民币。
在刚输完一笔钱后,金立其实还是有救的,至少不至于到破产被很多人要债的地步。
但赌博对一个即将跌入低谷的企业家来说,就像毒品一样,时常发作,难以戒掉。
赌博的根源就是贪婪。
希望能天下掉馅饼,于是就把自己的人生交给了命运来掌握。
幸运女神眷顾你,你就庆幸所赢来的钱财吧。
若是不幸运的话,只好怨天尤人,因为你将人生交给了虚无缥缈的神来操控。
赢了钱,其实也不是好事,它让你感受喜悦,正所谓输钱皆因赢钱起,它将成为你犯下更大错误的诱惑之果。
而输钱了呢,你开始坐立难安,不愿输掉。
暗自发誓马上就要卷土重来,把输掉的都赢回来。
刘立荣想着自己从前的风光,要是公司破产,自己还要负债。
这样巨大的差异是让刘立荣接受不了的,所以他一赌在赌,沉沦其中。
再次赌博 赌瘾不断
刘立荣不甘心于第一次的失利,他开始筹备自己第二次的赌博,再次踏上了前去塞班岛的航班。
而和他结交甚久的朋友看不下去了,朋友知道他需要钱,但是不想他再去赌博了,便开始劝阻他。
但刘立荣这样自负的人,是不希望接受失败的。
他说着和其他赌徒好似都说过的话一样,“赌,就再赌最后一次,一定能赢,输多了我一定收手。”
而输到一定程度的他,怎么可能收手呢?
这一次,又输掉了整整七亿美金。
两次赌博输掉大量资金,不仅没有解决资金问题,还加大了公司经济恢复的难度。
这样的新闻传开,事件在不断发酵,大家都觉得金立集团即将倒闭。
刘立荣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,只好出来回应,“金立集团是我一辈子的心血,他的重要性甚至超过我本身。所以我不会放弃金立集团的。”
记者又问道:“那刘立荣先生,对于新闻报道您多次去赌博,金额达上亿,是真的吗?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?”
刘立荣听到这样的问题,面无表情地回答道:“对此我承认,赌博确实让我犯下了错误。但我赌博输掉的钱只不过是金立集团发展的凤毛麟角,不足以挂齿。”
记者不想错过这次机不可失的采访机会,又问道:“刘先生,流传在社会上的消息说您用于赌博的钱是金立集团的公款,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吗”
刘立荣回答道:“金立集团总共成立将近16年的时间,期间我并未设立公款,我的经济花销和公司收益密不可分。”
他整理了下西装,欲要离开,最后说道:“鉴于外界对金立集团的各种猜疑,我都不想再去回应,我想现在我应该很少出现在大众面前,谢谢各位。”
随后他便离开了。由于他赌博、投资失败、广告宣传效果不好,到2018年的年底,金立集团来了几辆警车,查封了金立集团的几间厂房。
随后金立公司公开承认公司现在的窘境,并且开始裁员来调整公司经济,保证今后发展的稳定。
林惊鸟四散,正如那句话“大难临头各自飞”。
金立集团众多高层管理撤出了自己的投资,寻找其它公司 。
曾在金立公司当总裁的卢伟冰也离开刘立荣,到雷军手下,当上了小米的副总裁。
2020年,金立集团的资产开始被售卖,最终被人收购。
金立的辉煌到此算是彻底结束了,赌徒刘立荣也消失在中国大陆了。
刘立荣的一生也算辉煌,大起大落,可谓精彩。
自小刻苦 一路攀登
刘立荣出生于湖南益阳的一户农民家庭,家里的条件自然是很一般的。
但是这不仅不影响到刘立荣,反而还成为了他变强的因素。
他不愿意和父母一样,一辈子待在小村庄里,既没有享受到什么,也没能让其他人记住自己,活出自己的精彩。
刘立荣知道想要走出小农村,必然要刻苦读书,这是他唯一的出路。
他一直在学校里的成绩很好,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。
在上高中的他也没有懈怠,看见其他同学殷实的家境,反而激起了他更强的学习欲望。
凭借着自己很好的成绩,他很快在学校里脱颖而出,在学习成绩上成为一枝独秀。
无论是老师还是其他同学的家长,都觉得他必然会考上好大学,在那个年代,考上大学的含金量就很高了,更不要说是优质的大学了。
在1990年的夏天,刘立荣带着自己的野心坐在了高考的位置上,他稳操胜券,下笔如有神。
数日的等待后,他的高考成绩耀眼地写在学校高考榜上的第一个,并且以此成绩考上了中南大学。
考上中南大学就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大部分的同龄人。
在大学四年中,刘立荣取得不少优秀的成绩。
毕业后他进入社会,凭借着自己足够的优秀,他直接进入了天津的一个研究所。
这样的一个金饭碗,让其他人羡慕得不得了。
但是他并不这么认为,他觉得待在这样的国企单位,只会让自己慢慢适应这种安逸的生活,从而丧失了为梦想拼搏的激情。
没多久,他便将辞职信写好交给领导,收拾好东西便离开了这里。
没有留恋,更多的是满怀希望。
他来到了广州,这个无数创业者来到的地方。
刘立荣先是在一家外企工作,后来他抓住市场时机,跳槽去了小霸王公司。
当时的小霸王公司处于一个蒸蒸日上的状态,刘立荣可谓是找准了时机。
而且当时小霸王公司元老段永平带领团队离职,这样刚好给了他展示才能的机会。
很快金子就绽放他的光芒,总经理杨明贵发现了刘立荣的才能,没多久他就成为了公司的主干,和杨明贵一同成为集团的重要人员。
创建金立 打造品牌
后来在1997年4月,杨明贵单独创业并且带走了刘立荣,公司名叫金正。
没多久刘立荣就在金正集团当上了副总裁。
金正集团,作为一家电子企业,已经算很成熟的了。
而对于当时国内vcd行业纷乱的市场环境来说,金正集团要调整好目标与计划。
在刘立荣等集团骨干的带领下,金正集团发展良好,营业额不断上升,员工工资也越来越多。
可做生意哪有一帆风顺呢?
金正集团发展得越来越好了,集团内便有人图谋不轨,叶小凡等人偷偷走私公司芯片。
要知道,芯片是电子产品的大脑,芯片没了,一切都不足以运行。
由于金正集团内人员犯走私罪,作为副总裁的刘立荣被警察抓走进行调查,几天后被放出。
等到后来叶小凡被捕获,杨明贵和刘立荣再次被警察找上门,不过杨明贵当时在国外,警方只好先带走了刘立荣。
警方对他进行了长达半年之久的监视。
半年后,重获自由的他,想明白了如今的金正集团表面还光鲜亮丽,实则内部已经破败不堪了。
他在金正集团赚下不少资金,再加上他本身就想干出一番事业。
他辞去金正集团副总裁的职位,便出去另立山头了。
他以自己名字中的立和金正集团的金结合,取名金立集团。
刘立荣了解当时中国经济的大环境是很良好的,在这个大环境下的手机电子产品却很空缺,大都由国外的品牌占领,如诺基亚、摩托罗拉、三星等。
他决定开始做手机行业,一开始便以爱国风格打响自己的品牌,声称“我们要做出自己国家最好的手机,让国人用着舒心,也安心。”
由于当时中国多个行业都在快速发展,国家正好需要打响本土的金牌产品。
很多投资商认可刘立荣,给他资金合作。
刘立荣本来计划融资是4千万,以用来第一批的手机制作和产品宣传,谁能想到这次融资达到2个亿。
正是这样天命之子般的运气,让他在一开始的道路上就一番风顺。
但是研究芯片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,只好先做一些低端机,他想用这些先试试市场。
凭借着金立第一批价格实惠的手机上市,金立集团拿下了很高的销售量。
没到半年刘立荣的公司便回本了。
第一年下来,就赢得了8个亿的销售总额。
第一年的顺利让刘立荣信心十足,到第二年他卯足了劲,销售额更是翻了一倍。
刘立荣是个有眼光和格局的商人。
他明白做低端机自己本身的优势就是在于性价比上,而且对标的竞争对手也是低端机开发商。
要想要在市场上占比更大,必须做出有品牌优势的手机。
到2004年3月25日,刘立荣花费巨资成立了金立通信研究中心,用来研发金立手机的高端科技。
2005年,金立集团便不再做低端机了,开始打造除性价比以外优势的手机。
当时公司整个资金非常充足,他本人对于产品销售的宣传又是极为重视。
他花费重金请来了香港巨星刘德华为自己的手机代言,再聘请著名导演冯小刚拍摄广告,这一下子,金立手机的名气彻底被打响了。
2006年,金立手机的销售量就达到了400万部。
产品销售量一直呈上升趋势,到2008年,金立集团卖出了1000多万部手机。
一骑绝尘的销售量让金立手机在人们的心中成为好手机的象征。
骄傲自大 弃而重归
这样子一帆风顺的生意路,让刘立荣一下子心里膨胀了起来。
他开始一味地享受钱带来的快乐,不再向从前一样勤勤恳恳地工作了。
他频繁进入赌博场所,开始享受赌场博弈的感觉。
这也为后来想靠赌博为公司续命埋下隐患。
刘立荣将金立公司交给了公司骨干卢伟冰,自己看上了当时兴盛的房地产行业。
可能时运不济,自己在房地产行业没做出什么成就,赔了钱,他只好转回手机电子行业。
但是在卢伟冰的运营下,公司业绩没有什么突破,金立手机的销售业绩开始呈下滑趋势。
2009年乔布斯发布苹果,在市售一段时间后,凭借着高销量和高品质成为了当年最好的手机。
而金立适应时代推出的智能手机,没有很强大的功能,质量也不够好,性价比也并不是最高,唯一的优势就是电池还可以。
刘立荣看见自己的品牌不行了,开始重整旗鼓。
集团的人看到公司的主心骨回来了,每个人内心都是充满希望的,期待着他能再次铸造辉煌。
刘立荣见到苹果和三星的手机后,惊叹他们手机芯片的强大。
他知道在一段时间里金立的手机硬件是超越不了他们的,而且那样会花费大量的资金,实属是铤而走险。
所以他把目标转移到了高端用户上,因为他一开始是向大众卖低端手机的,销售量很高。
他想如果把这些销售放在高端用户上,那样自己一定会赚得更多。
就这样,金立高端型号的手机相继发售,例如金刚系列手机、W系列翻盖手机等。
他希望和vivo、oppo等主打年轻人的品牌区分开来,目标客户为有钱的用户,以满足他们的特别需求。
但是高昂的手机价格,让很多用金立的老用户开始放弃金立,吐槽金立品牌,这让金立不仅流失了固定用户,还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口碑。
其实当时刘立荣做出这个决定是很大胆的,做得好金立会成为一线品牌,做不好那他就得承担后果。
因为当时国内智能手机三巨头格局已经形成,一线品牌是苹果、三星和华为。
二线品牌则是小米、oppo和vivo,他们占据了市场将近百分之七十。
所以金立要么跟着各个品牌混饭吃,要么自己突破重重阻挠,成为黑马。
只可惜他的决定并没有改变局面。
再度失策 资金链断裂
在第一批手机售卖效果不好后,刘立荣并没有重新规划,他认为大方向是没错的,只是小细节上没处理好。
他起家就是靠着不错的宣传,打出低端机的一片天下,所以他按照自己的经验来看,他认为手机一定是宣传不到位。
刘立荣直接调出资金中的60亿,来进行广告宣传。
当时金立集团的有些骨干劝阻他,认为这样实在是亡羊补牢。
刘立荣不管其他骨干的劝阻,坚持自己的计划。
刘立荣在品牌宣传上一开始请的是刘德华、濮存昕、郎咸平等等这些广受中老年人喜爱的明星,后来又请了当时深受年轻人喜欢的明星,如薛之谦、刘涛、柯洁等等。
在后期请来的代言人就可以看出,刘立荣其实有一定程度上是想要改变用户群体的。
但是呢,目标的动摇,加上销售的不如意,让集团计划混乱。
年轻人市场还有一直在做的oppo和vivo品牌,一时间金立手机比拼不过它们。
他除了请代言人,还赞助了东方卫视《笑傲江湖》、央视6套《国片大首映》、北京卫视《跨界歌王》等许多综艺节目,很多00后看过这些节目的人,可能还对金立有所印象,但是年轻人大都没有用过金立手机。
从2016年到2017,只有一年的时间,刘立荣就在宣传上花费多达60多亿元,不仅投资费用很高,并且选择的代言人也不是一帆风顺。
先是冯小刚的阴阳合同事件,一份真合同,一份是用来逃税,冯小刚陷入此事风波,多次与网友互怼。
再到后来的薛之谦和李雨桐事件,金立可谓在薛之谦身上下足了功夫,可惜最后成了败笔,让金立集团雪上加霜。
在他的一意孤行下,金立集团资金上的一笔巨款也被浪费掉,金立集团面临危机。
除了广告宣传的花费,他还多次进行投资。
九千万元入股微众银行,还进行土地使用权的竞拍,花费七个多亿元,用来建设金立前海大厦总部,建大厦又是花费十三个亿。
在2016年金立整年的利润才十三个多亿,而在2017年6月还花费12.18亿元买入南粤银行9.30%的股权。
金立集团每年的净利润都在锐减,加上刘立荣不合理的投资和广告宣传花销,金立整个资金链出现问题,最终导致负债,公司被收购。
现在刘立荣已经销声匿迹了,还负债200多亿元。
我们不知道他现在在做什么,不过像他这样成功过的商人都会在赌博中迷失自我,那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更应该警惕赌博,远离它的危害。
这便是金立手机的由盛转衰的故事,希望读者在评论区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。
发布于:天津市
